观点回顾
嘉宾介绍
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
程实,现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他曾获“全国十大金融工匠”荣誉称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金羊奖、第一财经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等奖项。他同时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资本市场学院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
演讲实录
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正负两个方向的影响。一方面,新冠疫情像是按下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暂停键”。全球经济增长因此经历了一轮罕见的滞胀挑战,全球经济增速“自由落体”式下滑。但是另一方面,人类世界经济发展并非线性,它永远都是一个先破后立、推二进三、裹胁向前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目光向前,新冠疫情实际也催化了人类经济世界从“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的转变,仿佛是按下了经济世界发展的“快进键”,使得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方向。
一、数字经济加速崛起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对于数字经济,我有三个观点:第一是数字经济领域庞大而复杂,它发展迅速且体量庞大,既带来了巨大机会,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对资本市场的运行更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第二是伴随资本市场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管和协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保障数字安全已经是所有主要经济体面临的重要任务。第三是数字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应有之义,数字经济也是我们中国经济未来最重要的投资领域和发展加速器。
首先从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全球数字经济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加速进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3年白皮书,从2016到2022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这5个主要经济体的数字经济总体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9%。其中,中国数字经济的年均复合增速是14.2%。2022年,这5个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是31万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是58%,较2016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图1)。数字经济不再是过去的虚拟概念——无论是从统计数据、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的角度来看,它已经占到了经济很大的份额。据估计,到2027年,全球数字经济的规模有望达到21.5万美元,中国数字经济的占比将会从2021年的16.3%增长至25.6%(图2)。未来正在加速到来,数字经济市场正在加速增长。
图 1 2016—2022年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及占GDP比重
图 2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以及增速预测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今,AI相关投资已经占到了四分之一,明确展现AI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前两年我们讲美股,人人都爱特斯拉,最近两年我们讲美股,无人不知英伟达。显而易见,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快速扩张,进一步夯实了资本市场的经济基础。2022年,全球AI市场总收入为450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7.3%。目前,AIGC已经成为当前乃至未来全球资本市场投资最受关注的一道风景线。
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由AI生的定制化投资建议和智能化的投资组合管理等“智能投顾”,已经成为市场中非常重要的被动投资动力。根据麦肯锡2022年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AI在整个金融服务业中的应用将会创造1.2万亿美元的额外价值(图3)。
图 3 全球AIGC市场规模
此外,数字经济也为资本市场降低了参与门槛。通过数字化金融工具,更多个人投资者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到资本市场中,以此增强市场的流动性。这也为当前全球资本市场面临的流动性挑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二、数字经济崛起下的金融监管挑战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给整个经济生态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甚至有大而不倒,大而难管的趋势。
根据港交所数据,自2013年起,全球虚拟资产的市值从103亿美元激增到今年年初的超过1万亿美元,加密货币的种类从少数几种增至2万多种(图4),全球持有虚拟资产总人数从3.06亿上升至2022年末的4.25亿。
图 4 全球虚拟资产市值以及加密货币数量
数字资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传统金融监管面对数字资产给全球投资生态带来的变革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对它产生的风险。一方面是监管的边界模糊不清。数字资产的持有和交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进行,这使得传统的监管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跨境的流动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此外,数字资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高波动性也为投资者带来巨大挑战。以数字货币为例,大家对数字货币过去一年的巨大波动感触应该很深。数字货币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加密货币、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在2022年都面临了始料未及的巨大挑战。其中,比特币价格在2022年年末下跌了70%,稳定币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头部平台暴雷破产事件,而央行数字货币推进不及预期。这些事件进一步强调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数字领域的金融监管,以增强整个市场的透明度和流动性。
目前,全球也在不断地推出数字经济的监管措施,表1中列举了部分案例,此处不多作赘述。
表 1 其它国家及地区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措施
对中国来讲,加强数字领域的金融监管同样迫在眉睫。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最具确定性的关键引擎。2021年,数字经济占中国GDP的39%,2022年达到41%,预计在2027年大概能上升到60%左右,其增速明显超越GDP增速(图5)。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望能带动提升中国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图6)。
图 5 2016—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以及规模
图 6 中国国民经济、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三、关于加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毫无疑问,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势将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这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在金融监管的领域,以兼容并包的态度推动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变革。二、短期内,加强对金融监管和实体经济的干预;长期“以我为主”,建立健全主权化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三、加快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研发,进一步严控金融创新中的信息安全管理,加快完善数字信息使用和数据安全的立法。四、在阻隔风险的同时,保持与国际接轨,善用其良好的创新环境。五、重点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充分发挥香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货币发展试验田的角色,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此外,我们也建议要顺势而为地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新兴领域的活力。数字经济是整个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要的内涵,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状态欠佳的背景下,未来更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挖掘中国经济的潜能,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能够持续领先全球基准水平。
四、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我希望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香港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特别是在一些先进的尝试上,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图7)。
图 7 香港金融监管局金融科技监管沙盒2.0运作原则及使用情况
前文提到数字经济有三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虽然未来数字货币的主流模式尚不明确——有可能是这三个里面的一个,也有可能是这三种的组合,或者是跟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其他表现,但是数字货币必然会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中国内地由于经济基本面的原因,实际上只保留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方向,但是香港同时保留了三个方向的发展。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三个字是“有可能”,香港对于中国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来讲,保留了朝向未来的所有可能性。所以说香港或者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创新方面非常重要的观察窗口。
总结来说,数字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因为乐观者永远面朝大海,所以才能春暖花开。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在整个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先锋试验田作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行稳致远,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添上最亮丽的一道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