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数年里,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常常能见到名为“某某汽车租赁公司”的企业,他们通常宣传自己与某某网约车平台合作,在他们公司租车的司机可以享受倾斜派单等各种优惠。这是一种网约车平台与汽车租赁公司之间的竞合,这种竞合也是共享经济模式碰上传统商业形态后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张成龙教授的研究When Sharing Economy Meets Traditional Business: Coopetition between Ride-Sharing Platforms and Car-Rental Firms探讨了新时代交通运输背景下网约车平台与汽车租赁公司的竞合策略,帮助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辨别有利于竞合的市场条件,同时深挖该策略对其他利益相关方(如司机和乘客)所产生的影响。日前,该研究被国际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接收并发表。
张成龙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平台经济学、人工智能和决策科学、区块链
在当前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互联共享”的服务方式不断涌现,共享平台引领着全球共享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挑战。尤其在乘车出行领域,网约车平台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时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成为智能城市交通服务的一种形式。而传统的汽车租赁公司则提供长期租赁服务,满足用户的短期和长期出行需求。为了满足乘客不断增长的乘车需求,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许多网约车平台和汽车租赁公司采用竞合策略,以寻求更好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环境中,这种竞合关系并非总能为双方带来利润,而需要考虑市场规模因素。
研究发现,若网约车平台在市场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时(如在大城市,乘客可能不愿意自驾,认为司机的服务价值很高),则竞合关系可能更有利,双方合作的价值很高,且可以实现共同收益。同理,对于乘客倾向于自驾的市场,若乘客有强烈加入网约车平台或租车公司的意愿,则竞合关系也可能更有利。若市场规模较小,企业也愿意参与竞合关系。
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之间的竞合对乘客也有好处。作为消费者,乘客希望看到竞合,因为竞合会导致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这意味着乘客可以享受到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优惠。然而,对于司机群体而言,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态度。无车司机通常接受竞合策略,因为这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而已经拥有车辆的司机可能不太愿意接受竞合,因为竞合可能会对他们的收入和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网约车平台为这两类司机提供了不同的报酬结构,以确保合作对整个平台的盈利都是有利的。通过灵活的报酬机制,平台可以平衡无车司机和有车司机之间的利益,确保他们都能从竞合中获益。
除了司机,社会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也应该关注这项研究结果。竞合策略可能以有车司机的利益为代价,但同时会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受益。因此,他们需要权衡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以制定政策和规划措施,确保整个交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各方共赢。
社会规划者担心的是,竞合会促进共谋行为,导致竞争减少,从而伤害消费者利益。若竞合能催生新品上市或提高产品质量,形成新市场或使原有市场扩张(正如汽车和制药等行业常见的情况),则能潜在地缓解其担忧程度。这种情况下,竞合即为合理。
单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社会规划者似乎应鼓励竞合,因为这会使两家公司更具竞争力。然而,在共享汽车平台和租车公司的案例中,社会规划者也必须考虑到司机的福利。竞合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的前提是牺牲有车司机(可能是全职平台司机)的利益,因此社会规划者必须满足有车司机的需求,制定使竞合各方都能获利的政策。在研究不同运营模式(如传统模式和共享模式)之间的竞合时,社会规划者必须考虑到这一潜在问题,这也是本研究结果所强调的内容。他们需要仔细权衡各方利益,并制定既能促进竞争又能保护有车司机权益的政策措施。这样才能确保竞合对整个社会和交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从本文研究出发,可以扩展出多个研究方向。本文所举例子是单一的平台和单一的租赁机构。而在实践中,优步等平台会与多家租车公司合作,National等租车公司也可以与多个平台合作。研究全行业合作关系网络,能启发该行业内的竞合。另一个潜在方向是确定和审查政策,以确保所有参与者在竞合模式下都能获益。最后,本文考察了双边平台为双方定价的情况。房屋短租等行业的共享经济模式可能涉及供应商自定服务价格。研究Airbnb等平台与传统酒店间的潜在竞合对于深化本研究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