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故事

章雯
章雯教授用自如、成就感、幸福感来概括自己目前的人生状态。过往的生活里,她一面乘风破浪,一面平静内观,这其中所窥见的“平衡”也成为了属于她的关键词。很多同学会围着她提问,她笑吟吟的,永远是充满活力的语气,永远能提供一种温柔的见解。若站在此时回望,她或许不仅是一位师者,更像是同学们的陪伴者,她和大家一起,经历时代下的焦虑、不安,但仍对生活保留着希冀和乐观,努力在变动的罅隙里寻找一种自由、舒适与平静。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章雯教授精彩的求学故事和张弛有度的生活,感受她一路走来的丰富阅历和通达智慧。

章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商业伦理、伦理决策、伦理型领导、企业社会责任
越努力,越幸运:
平凡且纯粹的求学之路
尽管章雯教授本科四年攻读的是经济学专业,但这四年间的学习和探索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更集中于人际交往、语言表达以及团队领导等方面。从本科到研究生,她转向申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硕士项目,虽然先前没有管理学相关的学习经历,但凭借出众的语言能力、丰富的活动经历以及过硬的学科实力,她收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保研资格。然而,面对这几近亮眼的学习经历,章雯教授只是谦虚地表示这是机遇与努力并存的结果。
研究生毕业后,章雯教授选择前往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攻读组织管理博士。从国内到国外,语言、饮食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冲击接踵而来,但章雯教授仍为适应新环境不断做出努力,从最初不敢接电话到后来能够交谈自若。她说:“我智商普通,但能通过刻苦努力,向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人成功的途径。许多同学或许正在经历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但你们要相信,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总能争取到看似渺茫的希望。几年后回看这段迷茫无措的经历,你会发现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国内外商学院教学环境和模式有何不同?章雯教授认为,管理学的教学模式与教授的教学风格紧密挂钩。国内的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国情,而国外的课堂氛围更为自由活跃,师生交流更为轻松。章雯教授吸取了国内外教学方式的优点与长处,将西方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提供科学性与实践性更强的管理学知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你们在本科阶段能够感受80%的海外教学环境。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授们能够将国外的教学环境、交流习惯等运用于课堂,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乘时乘势,勇立潮头:
管理学的意义与前景
“管理学不仅有用,而且有趣。”从个人管理角度出发,管理学的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时间、职业以及情感管理等,以此让生活更有条理。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管理者需要一定管理理论与框架支撑个人领导色彩,增加员工忠诚度与幸福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实现目标。此外,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学生也能够对其他管理者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进行思考与交流,从而对管理学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管理学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帮助我们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遇到理论与实践不符甚至脱节的情况,这就需要灵活处理。“Management is part of science, part of art(管理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教科书上的科学理论和模型帮助我们搭建理论框架,但在真正建构组织架构的过程中,也需要运用自身的软实力,结合公司特性、员工需求等综合考量,从而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每一次对理论的运用其实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能获得对理论新的理解。
对于近年的热词“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和“CSR”(Company Social Responsibility),章雯教授表示,二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成功与否进行定义和评价,但其背后理论和底层逻辑是相同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有何影响?章雯教授指出,商业伦理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现在许多成功的商业领袖在经营活动中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有助于公司效益。值得注意的是,承担社会责任与获得经济效益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保持稳定的联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在长期中促进企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商业发展和消费心理的改变,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会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也为经管学子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章雯教授指出,在商业世界中,我们需要“Doing the right thing right(把对的事做好)”。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用科学理念、真材实料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与信任。同时社会需要给企业建立信心,帮助他们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由此带动更多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育者也需要给正在接受教育的商科学子传递正确的商业伦理观,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发展。“令我欣慰的是,许多同学在上了商业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MGT4253)的课程后,表示这完全改变了他们的职业方向,让他们发现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章雯教授认为管理学的就业前景十分宽广,因为任何行业都需要优秀而全面的管理人才。“优秀的管理人才应当兼具硬实力与软实力。在夯实的专业和过硬的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他/她还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领导力以及个人魅力。他/她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如何调动整个团队为实现目标共同努力,在业务能力突出的同时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

常勇敢尝试,多向外探索:
专业与语言学习的分享


章雯教授是管理学原理(MGT2020)、商业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ACT4253)以及决策与协商(MGT4210)的授课老师。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基础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大二的学生,后两门课程则是为大三大四的同学开设的。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授课能收获不一样的授课体验。“低年级的同学充满了求知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他们的眼里有光。面对缺乏商科认知和实习经历的低年级同学,我需要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商业背景,用激励的话语鼓励他们发言。而面对商科认知相对成熟、实习经历相对丰富的高年级同学,我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希望他们敢于挑战权威,用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与教授同学碰撞思维的火花,在沟通交流中获得进一步成长。”


章雯教授笑称,理想中大学课堂拥有冒着粉金色泡泡的美好,大家都洋溢着笑容和幸福感。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态学习,在课堂上切实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而非仅仅关注成绩。她也希望大学教授能够和同学们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帮助学生实现全人发展。
针对如何学好管理学的疑惑,章雯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我们应该具备整合碎片化知识的能力,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其次,我们需要通过实习、课堂展示等,不断打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在为人处世时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
许多同学都表示被章雯教授自信且流利的英语口语折服,章雯教授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英语的三点建议。首先,要主动获取并利用资源。在全英文的课堂上积极发言,锻炼勇气和思维能力的同时紧跟老师节奏;积极参加英语角等活动及讲座,使自己浸泡在全英文的环境中;反复观看生活化口语化的美剧,追求内容的精细化而非剧集的数量大。其次,要敢于开口,但不必过度纠结语法和语调、追求原汁原味。“英语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只要我们传达的意思让对方明白,交流的目的就达到了。”最后,要尝试与自己和他人进行日常的英语交流。用英语思考,在镜子前和自己说英语,和朋友用英语聊天等,都是能够帮助我们切实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举措。

一面乘风破浪,一面平静内观:
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
章雯教授的办公桌上摆置着一台小音箱,她喜欢音乐,音乐在她的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2022年,章雯教授还参加了逸夫书院举办的师生蒙面歌会,她凭借炸裂的台风和与同学默契的配合点燃全场,是当之无愧的“黑马”。她感慨道,蒙面唱将的活动让她回忆起本科期间忙于主持的“不务正业”的时光,重新体验了年轻的感觉,以后有类似的活动还会参加。另外,章雯教授还喜欢看怀旧的美剧,坚持一周两次的普拉提训练,保持着年轻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身体状态。

当谈到人生准则时,章雯教授分享了三条以“be”开头的建议:be positive、 be professional、be open-minded。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前提,因此,当我们处于迷茫和不如意的情绪低谷时,更应当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未知的挑战。生而为人,我们难免会有偏见和弱点,但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应该持守职业感,用客观专业的态度对待工作。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开放的思想。‘美玉相撞,琮瑢顿起’,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感受别样的可能性,在各种想法的交织与激荡中,挥就更华美的辉煌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