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25年6月经济情况分析及政策展望
美国2025年6月经济情况分析及政策展望
王健 Dr. Jian Wang, 施妤 Yu Shi
核心观点
5月,美国通胀延续温和放缓趋势,通胀走势略平稳,整体CPI和核心CPI指数温和增长,显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然而,消费者对短期通胀的预期中值依然偏高,与此同时,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收缩,显示企业在需求疲软与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下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仍处低位调整,成屋销售下滑、但库存与价格有所回升,住房负担能力小幅改善。尽管经济多个环节趋弱,就业市场依然保持韧性,5月非农新增就业13.9万人,失业率维持在4.2%,薪资增长稳中趋缓。整体来看,当前经济数据显示增长放缓但尚未显著衰退,通胀回落但预期仍偏高。因此,我们预计美联储在6月的会议上保持观望态度,联邦基金利率将维持在4.25%至4.50%之间。
通胀情况
2025年5月,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美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U)环比上升0.1%,而4月份为上升0.2%。在过去的 12 个月中,所有项目指数在季节性调整前上升了 2.4%,其中整体CPI同比上涨2.38%,核心CPI同比上涨2.77%,环比上升0.1%。
同时,4月份个人消费支出(PCE)平减指数同比上涨2.54%,较3月份上升0.09个百分点。PCE作为美联储最为关注的通胀衡量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消费者实际支出结构,并剔除极端价格波动。其中,核心PCE指数同比上涨2.52%,整体PCE指数同比上涨2.15%(图1)。
从CPI的分项数据来看,2025年5月份住房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87%,环比上涨0.3%,涨幅已连续多月呈现温和回落趋势(图2),显示住房相关通胀压力正逐步缓解。具体来看,住房分项中占比最大的“业主等值租金”(OER)指数同比上涨4.16%,环比上涨0.3%;而实际租金中的主要居所租金指数同比上涨3.81%,环比上涨0.17%。尽管住房类价格仍处在较高水平,但其增速的持续放缓,有望在未来数月进一步减轻核心CPI的上行压力。
5月份,美国能源、机票和食品分项价格环比继续下降(图3)。其中,5月食品价格整体环比上涨0.3%,扭转4月的轻微下降。尽管食品价格出现回升,但涨幅仍较温和。其中,家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主要由谷物和烘焙食品(+1.1%)与水果蔬菜(+0.3%)所带动;而杂项家庭食品指数在连续两月调整后反弹至+0.7%。整体来看,食品价格虽有波动,但未形成系统性上升趋势,对整体通胀影响相对可控。
能源指数在4月小幅上涨后,于5月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3.5%,成为CPI中拖累通胀的主因之一(图3)。汽油价格环比下降2.6%,同比下降12%,为整体价格指数带来较大下行拉动。同时,尽管电力价格同比上涨4.5%、天然气价格上涨15.3%,但这些涨幅多为基数较低及区域性供应扰动所致,整体能源成本对家庭支出影响呈下行态势。
截至6月11日,除汽油外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图4)。汽油价格自5月中旬起持续回落,截至6月9日报2.99美元/加仑(图5)。能源市场方面,布伦特原油价格自6月初开始回升,截至6月11日升至66.75美元/桶(图6);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走势相似,当日收于64.9美元/桶(图7),显示全球原油市场逐步企稳。在金属市场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和铜价格双双上涨。截至6月11日,LME铝价升至2,517.5美元/吨(图8),铜价则上涨至9,780美元/吨(图9)。
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最新发布的消费者预期调查(SCE),2025年5月,美国消费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全面下降(图10)。其中,一年期通胀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至3.2%;三年期预期下降0.2个百分点至3.0%;五年期预期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2.6%。5月份,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信心略有增强。预期一年内家庭收入增长的中值上升0.1个百分点至2.7%,但仍低于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3.0%。同时,家庭名义支出预期增长中值下降0.2个百分点至5.0%,略高于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4.9%),反映出在通胀预期缓解背景下,消费支出倾向仍保持一定韧性。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平均失业预期——即一年后失业率上升的平均概率——下降3.3个百分点至40.8%,尽管如此,仍高于过去12个月的平均值37.7%,显示就业信心仍显谨慎。与此同时,对信贷环境的感知略显分化:相较一年前,认为当前信贷获取更困难的家庭比例下降,而认为更容易获取信贷的比例上升;但对未来信贷环境的预期转为悲观,预计一年后信贷更易获得的受访者比例由12.1%降至10.6%。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货币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
货币、银行业、与金融市场
截至2025年6月9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为0.05个基点,收益率曲线短暂回正(图11)。自4月底以来,曲线倒挂的持续时间明显减少,5月和6月期间多次在短暂倒挂后恢复正常。所谓收益率曲线倒挂,即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通常被视为经济可能进入下行周期的领先指标,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在经济衰退前夕。
尽管历史经验显示,收益率曲线倒挂往往先于经济衰退发生,但从统计学角度而言,这一现象并不构成充分的因果关系。当前市场普遍认为,曲线形态更多反映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而非实体经济基本面出现系统性恶化。事实上,美国经济在本轮加息周期中表现出较强韧性,GDP仍维持温和增长,就业市场持续稳健,服务和制造业活动亦有所恢复。因此,尽管收益率曲线仍释放一定警示信号,但在通胀温和回落、美联储进入政策观察期的背景下,短期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仍相对有限。
GDP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于5月29日发布的“二次估值”(Second Estimate),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增长率为-0.2%(图12),较上一季度出现轻微收缩。与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GDP的下滑主要受到进口增长、居民消费支出回落以及政府支出下降的拖累,尽管企业投资与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消作用。该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在经历多轮加息后的滞后效应逐步显现,内需放缓迹象初步浮现,但整体仍未形成系统性衰退格局。
根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于6月9日发布的美国实际GDP增速实时估测模型,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增长率(经季节性调整的年化增速)最新预测值为3.8%,与6月5日的预测持平(图14)。在美国人口普查局和劳工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基础上,模型对第二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率的预测由2.6%下调至2.5%,但实际私人国内投资总额的预测增速由-2.2%上调至-1.9%,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端的下行做出补偿。整体来看,尽管部分高频指标出现波动,但当前模型仍反映出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保持温和扩张势头。
经济活动
根据2025年6月4日发布的美联储褐皮书(The Beige Book)报告,自上次报告以来,美国整体经济活动整体略有下降:半数地区报告经济活动小幅走弱,三个地区表示基本持平,另有三个地区则出现轻微增长。多数受访企业和家庭表示,受经济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决策趋于谨慎,观望情绪上升。
制造业活动整体略有回落,消费者支出表现不一,多数地区报告支出略有下降或持平,部分地区因关税预期提前采购,相关项目支出有所上升。住宅房地产销售基本稳定,新屋开工多数地区持平或略有放缓。银行信贷需求及资本支出计划的反馈分化,港口运输活动保持强劲,但其他地区的物流和仓储表现则较为混杂。
就业方面变化有限,多数地区就业保持平稳,三个地区录得小幅增长,两个地区出现轻微下降。多数地区反映员工流动率下降,职位申请人数上升;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延迟招聘的现象普遍。各地普遍报告劳动力需求减弱,表现为工作时间缩减、暂停招聘及局部裁员计划,尽管裁员尚不具有广泛性。一些地区指出,年初以来招聘计划并无明显变化。工资方面继续温和上涨,但工资压力普遍缓解,部分地区指出生活成本上升仍对薪资形成支撑。
价格方面,所有地区普遍报告价格上涨,整体涨幅以温和或适度为主。企业预计关税将推高投入成本,部分供应商已上调报价。面对不确定性,企业多采用提高关税附加费或缩短报价周期等方式进行应对。然而在需求走弱背景下,一些消费品企业难以将成本完全转嫁,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制造业
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数据,2025年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5%,较4月份的48.7%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图15)。ISM供应链高管指出,制造业经济活动经历了连续26个月的萎缩后,5月份仍未见明显回暖。
从需求端来看,新订单指数在连续三个月扩张后,5月份出现收缩,报47.6%,较4月份的47.2%上升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45.4%,较4月份的44%提高1.4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收缩,显示生产活动仍处于低迷状态。价格指数继续维持在扩张区间,为69.4%,较4月份的69.8%略降0.4个百分点,表明投入成本仍存在较大上行压力。
供给方面,供应商交付指数为56.1%,较4月份的55.2%上升0.9个百分点(注:供应商交付指数为反向指标,高于50%意味着交付放缓,通常反映经济改善和客户需求增加)。库存指数为46.7%,较4月份的50.8%下降4.1个百分点,显示库存水平进一步减少。新出口订单指数显著收缩至40.1%,较4月份的43.1%下降3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亦大幅萎缩至39.9%,较4月份的47.1%下降7.2个百分点,反映对外需求显著疲软。
ISM制造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Spence表示,继2月份制造业活动仅略有扩张后,5月份进一步陷入萎缩状态。多数衡量需求和产出的指标显示收缩速度有所放缓,但投入指标开始走弱。制造业整体经济表现疲软,5月份约57%的制造业GDP呈现萎缩,高于4月份的41%。综合PMI计算中,制造业GDP占比低于或等于45%被视为行业整体疲软的重要信号,而5月份仅有5%,较4月份的18%大幅下降13个百分点。Spence指出,在六大制造业部门中,仅石油及煤炭产品和机械行业在5月份实现扩张,较4月份的四个行业明显减少。
服务业
根据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数据,2025年5月美国服务业经济活动出现萎缩,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9%(图15),略低于扩张与收缩的分界线,显示服务业扩张动能明显减弱。自2020年6月经济从新冠疫情引发的衰退中复苏以来,过去60个月中仅有第四次跌破50%的盈亏平衡点。
从需求端来看,5月份商业活动指数降至50%,较4月份的53.7%下降3.7个百分点,首次自2020年5月以来进入萎缩区间。新订单指数跌入收缩区间,为46.4%,较4月份的52.3%大幅下降5.9个百分点。就业指数则在连续两个月萎缩后反弹回扩张区,5月份读数为50.7%,较4月份的49%上升1.7个百分点,实现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增长。
供给方面,供应商交付指数为52.5%,较4月份的51.3%上升1.2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表明供应商交付速度有所放缓(该指数为反向指标,数值越高表示交付越慢)。价格指数飙升至68.7%,较4月份的65.1%上涨3.6个百分点,过去两个月累计上升7.8个百分点,创下自2022年11月(69.4%)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该指数自2021年2月至3月期间上涨9.2个百分点以来,首次出现如此显著的两个月连续大幅上涨。5月份价格指数已连续六个月高于60%。订单积压指数降至43.4%,较4月份的48%下降4.6个百分点,表明订单积压状况有所缓解。
ISM服务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Steve Miller表示:“5月份的PMI水平并未显示经济严重萎缩,而反映了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过去三个月的平均PMI为50.8%,仍表明经济整体处于扩张区间,但较此前九个月的52.8%平均值下降了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近一年内首次进入收缩区间。受关税影响,服务业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物价指数达到2022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当时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的CPI同比上涨7.1%。受访企业反映,关税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他们在预测和规划方面面临挑战,普遍推迟或减少订货,等待形势明朗。”
销售情况
根据美国普查局5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4月美国零售业(不包括食品)销售额达6250.38亿美元,环比下降0.1%,同比增长4.75%(图17)。与此同时,5月份汽车销售明显缩水,总销量为1,609万辆,环比下降9.17%(图18)。
房地产市场
根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的数据显示,4月份成屋待售量下降了6.3%,成屋销售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1.96%(图19),反映出市场需求有所疲软。美国所有四个地区的交易量均出现环比下降,尽管中西部地区的签约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东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西部地区降幅最大。与此同时,成屋中位价和库存数量同步环比上升。
在住房可负担性方面,3月住房负担能力指数(HAI)回升至103.2(图20),意味着中位数收入家庭基本能够承担典型住房的购房成本,显示部分购房压力有所缓解。NAR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指出:“在房地产市场的这一关键阶段,一切都与抵押贷款利率有关。尽管房屋库存有所增加,但我们并未看到销售量明显回升,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对促进购房者重返市场至关重要。”
消费者信心指数
根据密歇根大学5月发布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2.2,与4月份持平,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大幅下滑(图21)。这一变化反映出消费者情绪在经历一段低迷后有所企稳。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中旬中国商品部分关税的暂时停止,对提升消费者对商业状况的预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显示贸易政策调整对消费者信心具有直接影响。然而,收入停滞导致的当前个人财务状况下降部分抵消了这一积极变化,表明实际购买力的限制仍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略微上升至6.6%,较上月的6.5%有所增加,但增幅明显放缓,标志着短期通胀预期连续四个月大幅上升的势头得以遏制。更为重要的是,长期通胀预期从4月份的4.4%回落至5月份的4.2%,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对通胀的中长期担忧有所缓解。结合消费者普遍预期关税传导至消费价格,这种通胀预期的波动与贸易政策密切相关。相较之下,虽然国会正在审议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在媒体上频繁报道,但目前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尚不明显,显示政策焦点暂时未转移至此。总体来看,贸易政策调整和收入走势仍是影响消费者信心和预期的关键因素。
劳动力与就业市场
就业情况
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2025年5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13.9万人(图22),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动力。失业率维持在4.2%不变,表明整体就业状况较为稳定。具体行业方面,医疗保健、休闲和酒店业以及社会援助领域的就业人数继续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出服务行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依然明显,尤其是在医疗保健领域,新增岗位6.2万个,显著高于过去12个月月均增幅4.4万个,显示出该行业需求的持续强劲。
然而,专业和商业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出现下降(图23),表明部分行业可能面临结构性调整或需求疲软。此外,联邦政府岗位的持续减少也反映了公共部门缩减规模的趋势。整体来看,虽然就业增长集中在服务类行业,但行业间的分化趋势值得关注。
截至2025年4月,美国职位空缺总数回升至654.4万个(图24),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平均每小时薪资上升至36.24美元(图25),同比增速3.87%,呈现小幅提升,表明工资水平仍在稳步增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薪资水平依旧高于疫情前的长期趋势,但环比增速已连续数月放缓,显示工资增长动力有所减弱。
失业率
5月,美国U-3失业率维持在4.2%,与上月持平;而U-6失业率维持在7.8%(图26)。
不过,劳动参与率下降了0.2个百分点,降至62.4%,反映出更多人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可能受到结构性因素或短期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初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上升至23.5万人,较上月增加逾9000人(图27)。
政策展望
美国5月通胀继续温和放缓,表明物价压力有所缓解,但消费者通胀预期仍偏高。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双双跌破50,反映需求疲软和关税不确定性下企业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低迷延续,销售回落但库存增加、价格回升,住房负担能力小幅改善。就业市场仍具韧性,失业率持平,薪资增速放缓。整体来看,经济动能趋弱但未现明显衰退。因此,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的会议上采取谨慎态度,联邦基金利率将保持在4.25%至4.50%的水平。
中国经济与企业出海战略研究中心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中国经济与企业出海战略研究中心,专注于中国经济与企业出海战略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实践探索。建设 VoxChina.org 学术交流平台,秉持“中国深度,世界高度”的思维体系,聚焦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搭建国际学术交流桥梁。同时,中心紧密围绕中国企业实际需求,运用先进的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新兴金融领域的前沿学术研究,赋能企业出海战略研究,培养跨国经营领军人才,并致力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科学决策建议。
中心主任:王健教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硕士、博士、美国阿肯色大学费耶特维尔校区经济学硕士、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学士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金融EMBA/EDP项目主任、中国经济与企业出海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 : 国际金融,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行为金融和经济学
邮箱:jianwang@cuhk.edu.cn
中心联席主任:张劲帆教授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哈佛大学统计系硕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金融学博士项目主任、宏观金融稳定与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副教授
研究领域 : 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数字经济
邮箱:zhangjinfan@cuhk.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