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为什么人人热衷于“吃瓜”“聊八卦”?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潘歆乐教授的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对人类而言,了解他人的私人信息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听说A和B在一起了,真是没想到……”“可不是嘛,我一直以为A是……”诸如此类的八卦充斥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
八卦,即对缺席第三方的私人信息以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性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换,是一种情报的传递过程,早期的舆论战也经常靠散播八卦,以达到扰乱军心民心,让敌方不战而屈的目的。然而,八卦的演化过程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人类行为,八卦何以产生、存在、演化?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潘歆乐教授的研究Explaining the Evolution of Gossip基于代理人的演化博弈模型来评估八卦的演化动态,揭示了其演化的内在机制。近期,该研究发表于国际顶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作者简介
潘歆乐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合作、社会规范、文化动态、群体间关系、计算社会科学
期刊介绍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为PNAS),又译为《美国科学院院报》,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学术周刊。创刊于1915年。院刊出版前沿研究报告、述评、综述、前瞻、学术讨论会论文等。该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尤其是世界各地从事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基础科学领域的学术杂志之一。
研究简介
八卦,即为对缺席第三方的私人信息以(正面或负面)评价性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换,八卦行为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然而,八卦的演化过程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本研究旨在揭示八卦的演化过程,强调八卦的演化是其声誉传播和利己威慑功能的联合结果。
人们在闲暇之余喜欢讨论他人的八卦,而这些八卦往往能够迅速在人际关系中传播开来。研究发现,在八卦行为的起始阶段,当群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八卦传播者时,八卦的传播显著增强了声誉的可获取性。同时,声誉可获取性的提高也促进了基于声誉的敏感型个体的演化。八卦作为声誉信息的来源,帮助个体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例如选择合作伙伴或避免与不良行为者交往。而当群体中具有利他倾向的个体能够有效识别合作伙伴并避免自私者时,群体合作也随之增加。因此,这种基于声誉的决策过程有助于促进社会合作。
此外,声誉传播在八卦行为中还发挥了重要的自私行为抑制功能。机会主义个体在八卦传播者面前倾向于展示虚假的有德行为,以维护其正面声誉,避免受到社会制裁。这种对机会主义者的震慑作用为八卦传播者提供了演化上的优势,从而使更多个体成为八卦传播者。相比之下,如果个体无法在八卦传播者面前管理其声誉,八卦传播也就不再具备有效的自私抑制功能,此时八卦传播者就会失去其演化优势。
综上所述,研究揭示了八卦的演化机制,认为声誉传播与自私行为抑制功能的结合是八卦传播者演化的关键驱动力。八卦通过传播个人声誉信息,促使更多人在行为中考虑他人的声誉,从而使更多人在行为中担心自己的声誉,也激励人们更合作地对待八卦者,以提升自己的声誉。这使得八卦具有演化优势并不断传播。而八卦的演化又进一步促进了八卦的以上两个功能,并维持了演化周期。
管理学意义
本研究为理解社会系统中八卦传播者的演化机制提供了重要洞见,揭示了声誉传播与自私行为抑制功能的联合效应在推动合作行为和社会秩序维持中的关键作用。虽然该模型是基于一些简化假设进行建立的,并没有涵盖所有的人类行为变体,但它为我们了解八卦的演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互动和演化动力学的理解,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