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服务
国际高度、中国深度
服务体系
1 自我认知,职前准备
简历修改
简历册制作
证件照拍摄
职业性格测评
职业规划
一对一咨询
2 行业认知,职业技能
商务礼仪培训
模拟面试
行业对话讲座
职业技能培训
朋辈导师
名企参访
3 信息平台,就业渠道
宣讲会
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
职业发展导师
实习/全职推荐
企业交流平台
阶梯式成长
持续帮助同学们发现自身潜能,了解职业发展前景、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拓展学生实习及就业机会,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为毕业生提供职场过渡期辅导;
1
st
职场起航计划
自我认知与规划
- 职业测评
- 职业规划及求职准备讲座
- 行业解析讲座

2
nd
职场蓄力计划
岗位认知与演练
- CDC一对一职业咨询
- 猎头一对一咨询
- 模拟面试训练营

3
rd
职场领航计划
求职选择与规划
- 企业高管主题沙龙
- 职业导师一对一咨询
- 校招宣讲会及嘉宾分享

4
th
职场加速计划
专业技能培训
- 估值建模实操培训
- 财务报表分析实操培训
- 职场礼仪/职场沟通讲座

5
th
毕业生陪伴计划
入职衔接沟通
- 行业沙龙分享
- 职场过渡期咨询辅导
- 职场软实力提升讲座

就业活动

求职技能培训
- 如何提升职场软实力
- 模拟面试训练营(共8场)
- 估值建模 & 财务报表实操培训
一对一咨询
- CDC老师一对一咨询
- 猎头导师一对一咨询
- 校友导师一对一咨询
- CFA/行业导师一对一咨询


校园宣讲
- 企业业务分享、专场宣讲会
- 精品双选会
- 校招内推及实习推荐
行业解析
- 行业解析讲座
- 首席带我做研究
- 量化投资那些事
- 学长学姐小课堂

讲座论坛

论坛回顾 | AI赋能商业论坛圆满落幕!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主办的“AI赋能商业论坛”于2月13日在校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本院学者和行业领袖共同参与,并设置三大平行主题论坛板块,深度聚焦商科领域中的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以及信息系统学等方向与人工智能(AI)的融合发展,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商业多元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前景,旨在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驱动商业创新的更多可能性。此次论坛备受关注,共吸引了超过150名来宾参与。
论坛开幕
本次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寿碧英教授担任总主持人,她对参会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教授致开幕辞。他提到,在AI发展的大背景下,经管学院各专业领域都纷纷增设了与AI相关的课程。未来,学院将继续打造与AI深度融合的专业与课程,致力于进一步优化专业及课程设置。在教学理念上,经管学院注重“软硬结合”,既强调AI专业工具的应用,也十分重视AI与实际场景的结合。
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一)
主题论坛一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王亚坤教授担任主持人。
深圳标普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华为前副总裁/海外区域总裁杨蜀先生以“BPai 国内领先的企业经营大模型&智能体"为主题发表演讲。他阐述了AI发展的六个拐点并介绍了AI技术在企业经营领域的应用。他强调,AI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商业模式的变革,未来的企业将借助AI实现从“人力驱动”到“智能驱动”的转型升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申睿教授以“机器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在会计学和商业分析中的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以学者的角度出发,通过丰富的举例与数据图表,深入分享了AI在处理文本资料及数据等方面的应用。他提及,AI的发展极大拓展了数据处理的范畴,为人们带来更为丰富且深刻的洞察;与此同时,人们亦可凭借自身深厚的领域知识,提高机器学习的速度和效率,以推动行业进程,引领创新。
主题论坛(二)
主题论坛二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任启天教授担任主持人。
筷子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快决测科技联合创始人陈万锋先生以“AI重塑内容商业工作流”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AI重塑了如今的分工模式,从人100%主导到人机结合的规模化生产,大幅提高产能之余亦形成工作角色的拓展泛化,形成“一人多角”;与此同时,商业与消费者亦可通过AI共创协同及放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贾建民教授以“AI@营销:应用趋势”为主题发表演讲。他用AI研究了大量的营销案例,总结出AI在营销中的趋势,包括:内容创作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化用户洞察与个性推荐、营销渠道选择及优化、用户互动的创新与升级、虚拟代言人与品牌形象的构建、跨界联动与价值共赢、直播电商的智能化升级、元宇宙的探索与应用等,与此同时他还分享了其在AI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对当下教育模式的思考。
主题论坛(三)
主题论坛三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陈琛教授担任主持人。
苏州语灵人工智能科技 Dify.ai 售前顾问赵清卿先生以“普通职场人如何拥抱AI”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提到, 探索力和提问力是普通人在AI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具备的两种重要能力。同时,他鼓励大家不仅仅要做AI产品的使用者,还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做一个AI价值的创造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姜正瑞教授以“信息系统领域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开发和学术研究”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从更为学术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信息系统学系与AI相关的课程、学系老师们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以及产学研相关的合作方向与成果。他相信,扎实地学习基础学科,有助于更透彻、更深入地理解AI大语言模型。
问答环节
各主题论坛于嘉宾演讲环节结束后,均设置了问答环节。此环节中,演讲嘉宾与现场来宾围绕“AI的准确率”、“AI对艺术产业的影响”、“在AI发展的大背景下年轻人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将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商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方面持续探索与深耕,致力于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商业世界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论坛照片直播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现场照片

喜讯 | 港中大(深圳)MBM荣登《哈佛商业评论》“敏捷团队榜”
2024年12月19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揭晓了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新增长年度榜单,其中包括“先锋人物榜”“新质进化榜”“技术领导力榜”“敏捷团队榜”“数字化经营榜”和“ESG创新实践榜”六大榜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MBM项目荣登2024中国新增长·敏捷团队榜,成为了唯一上榜的高校项目。这一荣誉不仅突显了MBM项目在管理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其在中国商业环境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2024中国新增长·敏捷团队榜
*图片来源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增长年度榜单已连续七年评选,旨在以客观和科学的视角发掘商业领域的杰出案例和人物。评审团由人工智能、商业管理、智能制造、绿色金融和数字化等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教授、行业领袖和企业家组成,他们运用多维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企业及团队在新时代引领变革的能力和卓越表现。
“2024中国新增长·敏捷团队榜”旨在表彰那些在复杂增长周期中表现出敏捷、高效和韧性的团队或企业。评选标准聚焦于团队的价值创造、革新速率、协同效率和人才吸引的能力。这些团队需要在经济与产业环境快速变化之际,展现出创新而高效的应对措施,以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及挑战。
*图片来源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自2019年创立以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理学硕士MBM项目始终秉持“让创业者更懂管理,让资本更懂产业”的课程主旨,开创了商业管理教育的新模式。MBM项目通过创新创业管理、投资管理和综合管理三大模块,紧密链接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培养具有宏观视野、创新思维和战略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推动毕业生实现有效的个人成长,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和项目在学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
价值创造
2024届MBM毕业生中,45%逆势实现薪酬增长,63%取得职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尤其在综合管理岗位上的晋升比例更为突出。85%的毕业生认为MBM项目在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与推动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73%的毕业生表示项目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了思维格局与战略高度。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MBM项目在人才培养上的显著成效,为职业精英们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革新速率
MBM项目致力于与时代同频,通过“金融+管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个人能力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目标高度契合。MBM课程每年都会进行科学有效的更新与迭代,新增科技创新与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教学内容,未来,MBM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管理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持续赋能学员应对复杂市场环境、引领变革与创新发展的核心能力。
协同效率
在高度波动、不确定、复杂与模糊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团队协同效率已成为核心命题。MBM项目课程不仅传授系统化的管理知识,更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框架,提升全局思维与战略格局。面对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变革,MBM项目在课程方面不断升级,聚焦培养适应变革、引领未来的可持续领导力。2024届MBM毕业生在组织变革、团队管理与战略规划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成功推动企业高效协同与创新发展。
人才吸引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而人才的吸引、培养与保留更依赖于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与成长平台的吸引力。MBM项目已汇聚6届杰出学子,校友遍布全国16个省份、28个城市,深耕于35个细分行业,覆盖从新兴领域到传统产业的广泛业务场景。MBM为学生搭建了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交流平台。在校生与校友之间的紧密联系与行业交流,为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也是管理学理学硕士MBM项目成立的五周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教育的重要实践,MBM项目将继续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传统,融合全球化视野与创新精神,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未来,MBM项目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持续拓宽国际视野,强化产业合作,构建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喜讯 |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连续三年获QS商科硕士中国第一(商业分析领域)
2024年09月25日,QS发布2025全球商科硕士排名(QS Business Master’s Rankings 2025: Business Analytics),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连续三年取得中国第1名,蝉联亚洲第3名,位居全球36名。其中“就业能力”单项指标,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取得亚洲第1名的亮眼表现。
相较于2024年,此次QS排名无论从涵盖国家/地区数量,还是参与排名的商科硕士项目数量,都再创新高,分别达到31个国家/地区和871个商科硕士项目,参与排名的商科硕士项目增加了14.5%。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在愈发激烈的角逐中依旧葆有竞争力。在近年颇具挑战的就业市场中,单项“就业能力”指标仍在全球名列前茅。项目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仍达100%,年薪平均数及中位数均达35.5万元。其中,平均年薪较2022届毕业生同比增长3.8%,薪资水平稳中见涨。此外,单项“思想领导力”、“校友成果”以及“班级与教师多样性”指标稳步提升,项目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
以上数据有力地说明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的人才培养理念具有前瞻性,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契合。
浏览下方长图 全方位了解
港中大(深圳)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排名

喜讯 | 港中大(深圳)金融EMBA项目荣获“2024年度商科教育行业标杆EMBA品牌”奖项
11月,由腾讯新闻、启航智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腾讯网教育·商学院暨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论坛于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商学院院长、项目主任、企业领袖、行业专家以及三百余名院校代表出席会议。
港中大(深圳)金融EMBA项目凭借在大湾区内的行业口碑及卓越的教学成果,积极促进企业家的思维创新,探索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荣获“2024年度商科教育行业标杆EMBA品牌”奖项。
金融EMBA项目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化教学特色,在课程设置中既注重国际前沿的金融知识和管理通识,也强调未来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在商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本项目秉承“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精神,致力于培养兼备金融战略思维和创新实践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引领企业家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格局,并兼顾人文关怀思维的商业领袖。
秉持初心,心怀热爱,砥砺前行,见证荣耀时刻。金融EMBA校友将会继续带领中国企业走向更高的台阶和更广阔的世界,彰显中国企业家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