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聚焦

肖耿:“横琴方案”为“大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区”开启想象空间

发布时间:2021-09-0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文分别简称为《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分别于5日、6日发布。近日,深高金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教授在接受《财经》及《观察经济网》采访时表示,“横琴方案”为“双体系”先行先试创造条件。基于横琴与前海的先例,“大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区“或成为下一个亮点。

·  肖 耿  ·

实践教授

深高金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

方案路径不同 

旨在提供更多空间、市场和要素

横琴的建设与前海的扩区初心都是既为港澳居民及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更大的市场、更深厚的配套生产要素(特别是各类技术与非技术人才),也为了珠海与深圳更快开放、更深融入世界经济。然而,两者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横琴的路径是通过引入澳门开放的离岸体系但同时保留与内地在岸体系的无缝连接,形成一个绝妙的双体系并行创新体制,一举成为“一国两制”有机合作、系统集成的衔接地带。其执行难度显著上升,但潜在回报也急剧扩大,因此需要一个中央授权,由广东与澳门首长直接领导的顶层协调及自主执行机制。“双体系并行的概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在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两种体制是否能够衔接。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相当于针对特别的人群和机构,会采取一些特殊的管理方法来确保这两种体系并行,例如《横琴方案》中提到的探索构建电子围网系统,负面清单模式简化管理等。”肖耿教授进一步阐释。

《前海方案》则继承了深圳改革开放的传统,但目标更远大,超越了与香港一体化的目标,本质上是在维持在岸经济基本制度前提下,进一步向全球(包括香港)开放。因此,前海不需额外的顶层设计,实际与上海浦东的开放类似,但前海比上海幸运的是,有各类的码头与港澳及整个大湾区联通。

“大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区”

或成下一亮点

“有了横琴与前海的先例,下一个亮点应该是‘大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区’。”肖耿教授表示。河套也可以扩区,向南可以扩大到新界北部大片未开发地区,向北可以延伸至深圳河北面的福田与罗湖片区,包括香蜜湖新金融区。这里漫长的边境线及可以深挖通航的河道,可以探索“一国两制”新实践、内外循环无缝衔接、双体系有机并行、国际金融中心群建设(包括香港离岸国际金融中心与深圳在岸国际金融中心的同城化协同发展)。

“大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区”落地当然需要中央顶层设计及深港密切合作,将有可能颠覆性地改变香港居民与企业如何体验祖国广阔的地理空间,创造巨大的市场、深厚的要素资源、无限的创新创业机会,也可能颠覆性地加快整个深圳先行示范区及大湾区的国际化、市场化、创新型、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

“我几个月前曾经站在香港的大帽山顶,环顾深港两地魅力无穷的高楼、田埂、山水、路桥、灯火及蓝天白云。我在想,100年前或100年后,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不会相信眼皮底下的这一切可以被一条在一国之内不到100米宽的漫长河道分割在两个体制迥异的城市。深港融合为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横琴模式为‘大河套深港深度合作区’开启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肖耿教授说。